那天,我正在公司忙得焦头烂额,手机突然响了。是老公打来的,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:“妈身体不太舒服,医生建议多休息,需要个人照顾。你能不能先回趟老家?”我愣住了,心里一阵烦躁。回老家伺候婆婆?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。婆婆性格倔强,生活又讲究传统那一套,和我这城市长大的人完全不一样。可看着老公那为难的样子,我咬咬牙,还是答应了。
我拖着行李箱回到老家,那熟悉的农村小院还是老样子,低矮的砖房,院子里堆满了柴火,鸡鸭在脚边乱窜。婆婆坐在门口的藤椅上,看到我,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,既像是欢迎,又像是审视。
“妈,我回来了。”我放下行李,走上前去,试图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。
婆婆只是点了点头,没说话,眼神里透着一股冷淡。我心里有点发毛,但还是硬着头皮走进屋子里,开始收拾东西,准备照顾婆婆的生活。
第一天还算平静,我按照婆婆的要求做饭、打扫,尽量做到完美。可到了第二天,问题就来了。婆婆坐在餐桌前,看着我端上来的饭菜,皱起了眉头:“这饭怎么这么硬?你是不是没煮熟?”我愣住了,心里有些委屈:“妈,这饭明明煮好了呀,我平时都是这么做的。”
婆婆却不依不饶:“不行,不行,你再去煮一遍。”我忍着气,重新把饭倒进锅里,重新煮。婆婆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展开剩余68%接下来的日子,婆婆的挑剔无处不在。她嫌我扫地不干净,说地上还有灰尘;嫌我洗衣服没洗干净,说衣服上还有污渍。我每天忙得筋疲力尽,却还是得不到一句夸奖。我忍不住抱怨了几句,婆婆却立刻翻了脸,大声说:“你这是什么态度?我是你妈,你还不乐意伺候我了?”
我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委屈地反驳:“妈,我不是不愿意伺候,可您也不能这样啊,我也是有自尊的。”婆婆听了,更生气了,直接拿起扫帚朝我挥来:“你这孩子,怎么这么不懂事!”
我躲开扫帚,跑出了屋子,坐在院子里哭了起来。婆婆还在屋里骂骂咧咧,我咬着牙,心里想:我受够了,再也不伺候了!
那天晚上,丈夫打来电话,声音里带着担忧:“妈怎么样了?你那边还好吧?”我擦了擦眼泪,声音有些哽咽:“哥,我受不了了,婆婆太难伺候了,我明天就回城。”
丈夫沉默了一会儿,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你们有矛盾,可妈身体不好,你再忍忍吧。”我打断他:“哥,我不是不孝顺,可我也不是机器,我也有自己的情绪。你让妈理解理解我吧。”
丈夫叹了口气,没再说什么。挂了电话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婆婆在外面咳嗽了几声,我心里更乱了。
第二天一早,我收拾好行李,准备回城。婆婆看到我提着箱子,脸瞬间拉了下来,怒气冲冲地拦在门口,指着我大声吼道:“你这是要干什么?是不是嫌伺候我委屈了你?”我忍着气,声音有些颤抖:“妈,我不是这个意思,我只是……”
“别说了!”婆婆打断我,眼神里满是不屑,“就知道你城里人娇气,伺候不了几天就想跑!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农村人低你一等?”
我气得眼泪直掉,咬牙回怼:“妈,我伺候您是尽孝心,不是来受气的!您这样对我,我实在受不了!”婆婆一听,更是火冒三丈,直接冲过来拽住我的胳膊,大声嚷嚷:“你敢走?你走了就是不孝!”
我用力挣脱她的手,眼泪夺眶而出:“妈,您太不讲理了!我受够了!”说完,我头也不回地冲出家门,朝着村口的车站跑去。
我坐在回城的公交车上,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。婆婆的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里。我忍不住掏出手机,看到丈夫发来的消息:“妈后悔了,她知道自己错怪你。你能不能再回去看看?”我犹豫了很久,手指在屏幕上徘徊。就在这时,电话又响了,是婆婆亲自打来的,声音里带着哭腔:“红啊,是我错了,我不该那样对你,你回来吧,妈真的离不开你……”
我心如刀绞,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。那一刻,我突然明白,婆婆的挑剔背后,是她对子女的依赖和不舍。我深吸一口气,拨通了丈夫的电话:“哥,我回去。”
发布于:河北省